一是创新机制强化协同联动,激活摊位管理“一盘棋”。镇纪委精准把握工作切入点与着力点,全力在“精细化”上下实功夫。聚焦摊位租赁、日常管理、食品安全等重点板块,梳理出5个方面共15项重点监督任务。围绕摊位合法拍租、资金收支管理、商品质量检测等关键环节,组织专家开展专题培训,召开3次专题研讨会。制发《万石镇农贸市场摊位管理监督工作指引》,将市监局、食管办、财资办等部门纳入重点监管范围,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同联动,建立问题接诉即办、移送、会商机制,打破信息壁垒,推动精准发现并解决摊位管理难题。
二是聚焦全流程风险防控,拧紧摊位管理“责任阀”。镇纪委紧盯“拍租—收费—运营”全周期、全环节,奋力在“规范化”上下狠功夫。重点监督合同签订、流动摊贩管理、票据规范及信息公开等重点领域。牢牢把握主体责任这一核心要点,密切关注“关键少数”,强化对农贸市场管理方及职能部门人员的履职监督,精准识别“乱收费”“人情摊”“虚假合同”“私下高价转租”等问题。着重推进农贸市场摊位管理领域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漠视群众利益、滥用职权、顶风违纪等突出问题的整治工作,进行精准研判,针对性实施治理措施。
三是构建立体化监督网络,织密摊位管理“防护网”。镇纪委坚持“日常监督+专项监督+群众监督”协同发力,聚力在“常态化”上下硬功夫。组建监督小组,采用“四不两直”工作方法,实地检查公示栏、财务账簿以及管理台账,全方位监督农贸市场资金流向、矛盾纠纷处理、摊位分配等情况,确保市场规范运营。联合村(社区)纪检委员、网格员、摊主建立“民情哨点”,共收集意见建议10余条,由镇纪委联合职能部门开展跟踪调查,对调研问题实施清单化管理,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加强跟踪回访,防止“监管真空”,推动“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