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党的生活》杂志反腐倡廉版2025年第5期刊发了宜兴市纪委监委题为《监督“新”引擎,当好新质生产力发展“清障车”》的文章,全文如下:
生产设备整齐排列、全线运行有序,导电银浆正在三辊研磨机上缓缓推进……位于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无锡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光伏导电银浆生产线正在自动化运行。“这道工序看似简单,实际上在研磨过程中要精准控制颗粒分布与浆料流变性能,确保银粉、玻璃粉与有机载体充分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均匀度与分散性,稳定产出高效率、高一致性的产品。”帝科电子负责人介绍。
光伏导电银浆被誉为光伏电池的“血液”,其性能直接决定光电转换效率。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打破国外垄断到引领全球,帝科电子通过技术迭代、智能制造及产业链协同,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2024年,帝科电子实现销售收入153.5亿元,同比增长59.85%,光伏导电银浆销量达2037吨,稳居行业首位。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宜兴市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全力以赴做大做强新能源、集成电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引育了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引领产业转型的重点企业。2024年,全市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省级66家,新增科创载体面积40.5万平方米,2个民营企业主导实施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监督。宜兴市纪委监委围绕护航经济发展这条主线,把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有力抓手,打好“压责任、纠偏差、促发展”的组合拳。
坚持两个责任同向而行打通难点堵点
2月26日,随着施工许可证的正式签发,位于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的伟盈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制造项目,成为宜兴市2025年首个实现“拿地即开工”的重大产业项目。
作为宜兴市重点引进的高端装备制造项目,伟盈精密科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汽车部件总成650万套(汽车零部件10亿件)、配套模具500套的产能,项目的落地对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在土地挂牌出让期间,各相关单位就已经帮我们开展了各类证照预办理工作,一拿到土地就能转换为正式证照,节省了企业大量的时间精力,项目建设宜兴速度必须点赞!”该项目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道。
这样的审批速度,源于该市数据局牵头的“拿地即开工”服务,通过提前介入,平行推进,将立项、用地、规划、施工等审批流程由“串联”变“并联”,压缩审批时限70%以上。
重大新兴产业项目能否加快建设、投产达效,是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重点。宜兴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护航重点企业、项目行动,建立纪检监察干部联企走访工作机制,通过定期了解情况、回访推进进度、征询意见建议等形式,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全面落实监管责任,紧盯惠企政策落实、项目审批落地、涉企服务质效等关键环节跟进监督,着力破解企业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中梗阻”,切实为产业项目建设排忧解难、清障护航。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护航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必须找准监督着力点。为此,宜兴市纪委监委构建“企业—职能部门—纪检部门”三方双向联动渠道,明确护航行动既要访企业更要问职责,“首”问企业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关注企业对于项目发展的期望和需求;“重”问职能部门对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在项目服务中的职责履行状况;“回”问企业反映问题解决情况,以及对问题解决结果的满意度。
坚持条块结合形成横纵监督合力
“项目研发和生产经营当中有哪些困难?项目团队的创新能力如何?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扶持的力度怎么样?”2月27日,在宜兴市“陶都之光”科技攻关计划(工业类)重点项目考察现场,宜兴市纪委监委派驻市科技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询问相关重点项目负责人。
聚焦科技创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宜兴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纳入年度政治监督任务清单,紧盯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等关键环节精准监督,推动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等职能部门在惠企政策落实、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高层次创新人才申报等方面强化服务保障,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近年来,宜兴市已培育无锡市级及以上独角兽企业33家。
同时,依托“室组地”联动机制,搭建“组+地”双向交流“直通车”,充分发挥派驻监督的专业优势和基层纪委的属地优势,聚焦企业痛点难点,“立体监督+精准服务”联动护航企业转型发展。构建问题收集、协调会商、转办督办的工作闭环,对重点产业项目推进不力、进展缓慢、问题限期整改不到位等问题及时分析研判,理清职能部门和属地责任,确保精准督促、有效落实。将双方问题清单合并研判,锁定“政策空转、执法过度、作风不实”等监督重点,制定联合监督计划。通过走访企业、明察暗访、设置“营商环境监测点”等,及时掌握、有效处置涉企服务中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等具体问题。
坚持严管和厚爱并重构建优质发展生态
日前,宜兴市纪委监委结合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围绕企业拟建项目审批环节,组织规上企业对具有审批权限的13个职能部门20个重点岗位开展满意度调查。
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宜兴市纪委监委已连续3年开展营商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监督,聚焦执法司法、审批监管、政务服务等重点领域,严肃查处吃拿卡要、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等突出问题,严惩背后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以纪法刚性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有活力、有秩序的良好发展环境,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
专项监督中,宜兴市纪委监委充分纳入群众监督,通过推广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深化使用“12345”营商环境专线等举措,拓宽社会公众举报投诉渠道,让民情民意畅通直达、可感可触。
催生新质生产力,还需要充分激发和保护各方面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正确把握政策策略,贯通融合纪法情理,具体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对在改革探索、科技创新、新型研发、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工作中出现的失误错误,综合考虑问题产生的后果以及各方面的主客观因素,精准有效开展容错纠错,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为改革创新者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