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宜兴市纪委监委网站!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本地动态
《党的生活》关注宜兴:做实巡察整改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近日,《党的生活》杂志反腐倡廉版2025年第4期刊发了宜兴市纪委监委题为《做实巡察整改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文章,全文如下:

  “我早知道这事不归你们管, 可实在是走投无路才乱投医,没想到真找对门了! ” 初春一天清晨,冯大爷攥着刚领到的征地补偿款单据,将一幅墨迹未干的书法作品郑重地递给宜兴市委第二巡察组工作人员,纸上 “巡察为民 担当如山” 八个大字力透纸背。

  时间倒回半个月前。第二巡察组进驻市司法局开展常规巡察的第二天,办公室便来了位特殊访客——村民冯大爷拎着鼓鼓的旧布包,掏出一沓信访材料:“修路占了我家4分自留地,18棵树被推平,淤泥堆得半人高!村、街道、市里我跑了30多次,皮球踢来踢去,愣是没个说法! ”

  巡察组翻阅材料发现,2023年4月村里重建运龙桥时,将冯大爷位于两村交界的自留地硬化为道路,施工期间更是占用其余地块堆放淤泥。两村村支书都认为应由对方负责,补偿一事竟拖成了 “无头案”。

  “群众急难愁盼等不起!” 次日一早,巡察组工作人员直奔运龙桥现场,新硬化的路面压住地界石,残留的树根旁还散落着冯大爷当年种下的桃树标签。眼见为实,巡察组当即将问题列为干部不作为线索移交督办,并同步约谈两村负责人。

  “总想着交界地是糊涂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面对事实,村支书面露愧色。一周后,两村联合召开协调会,测绘确认占地范围、核算树木损失,4分地补偿款全额到账,村书记给予党内警告处理。

  拿到补偿款的冯大爷红了眼眶:“原本以为交界地是没人管的 ‘三不管’,没想到巡察组较真碰硬,把死棋下活了! ”

  “群众找错门恰恰说明有的部门没把门守好。” 巡察组组长在制度推进会上强调,“我们既要当问题的放大镜,更要做推诿扯皮的终结者。只有把以人民为中心融进制度设计,让每个模糊地带都 ‘有人管’,才能真正实现解决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治理一个领域。”

  宜兴市深化巡察成果运用,形成“巡察预警—专项治理—制度固化” 监督闭环。十四届市委巡察以来,推动解决民生问题 285 件。曾经的基层治理的 “模糊地带” 正转化为改革创新的 “前沿阵地”。巡察清风破困局,制度春雨润民心。这场始于4分地的改革故事,正在书写基层善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