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准确把握各级纪委全会部署要求,紧扣“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风向标,坚持守正创新、突出破立结合,以改革之姿不断解锁派驻监督新面貌。
一、做强派驻监督单体,找准靶心、抓住要害
结合我市市级机构改革实际,重新调整划分派驻监督范围,做实派驻监督高质量、全覆盖。同时,积极探索派驻监督新路径,做好派驻“保健大夫”。
一是在“准”字上谋思路。优化完善“一组一主题”专项监督机制,以“集体谋划、统筹推进、成果研判”为脉络规范开展主题式监督,推进监督办案整治有效贯通,立案41件,推动建章立制12项。
二是在“深”字上下功夫。“驻点”监督模式试点推进,选取31家市级机关下属单位延伸开展“驻点”监督,形成全流程驻点工作经验进行推广,“上门问诊”式监督成为发现问题的有力途径。
三是在“同”字上求探索,以“组组”协同破解力量分散问题,在调研监督、专项整治和案件查办等多领域充分实践,引导派驻组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合力查办案件45件,进一步彰显协同效果。
二、做实决策保障执行,理清职责、拧紧链条
准确把握派驻监督政治属性,通过中心组学习等各类场合精准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13轮次,压紧压实被监督单位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一是回应群众关切狠抓集中整治。会同17家重点职能部门集中精力、资源推进整治,在压责任、促整治、见实效上狠下功夫。通过“一对一”面谈、不同层面座谈等,当面传达上级指示、谋深谋实整治举措,共约谈“一把手”72人次,听取重点整治项目进展情况专题汇报65次。
二是拧紧责任链条做实省巡整改。突出全程嵌入和靶向发力并重,通过党委(党组)会议、谈心谈话等各类场合持续跟踪整改进度,下沉11家单位开展专项督查,协助整改责任单位全面检视工作,及时查漏补缺,提升整改质效。锚定进度明显滞后的整改任务,建立定期“回头看”机制重点攻坚,督促动态优化整改措施,丰富完善整改路径,持续拧紧“改、督、效”责任链。
三是聚焦生态环保助推绿色发展。先后承担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宜兴专班督责任务,配合无锡市太湖治理专项督察组开展太湖宜兴段水质污染情况集中督察,持续做好反馈问题督察督办,坚持问题清零不动摇。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排查整治固体废物非法处置倾倒专项行动,“室组地”联动深挖违纪违法问题,发现线索15件,立案14人,推动扛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三、做深关键促进履责,组合创新、打造样板
做深做细关键少数日常监督,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创新。今年以来,派驻组共参加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49次,参与“三重一大”监督857次,先后为驻在单位干部提拔、评优评先反馈廉政意见1004人次,其中给予暂缓意见5人次。同时,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狠功夫。
一是以廉政画像为着力点。汇总梳理信访举报、日常监督、巡视巡察反馈问题等情况,掌握领导干部整体表现,抓准人物特点,“一人一画”动态勾勒廉政曲线,对67个部门单位317名领导干部进行逐个“画像”,全方位、立体式分析研判驻在单位政治生态,夯实监督检查、线索处置等工作基础。
二是以谈话监督为突破口。进一步推动谈心谈话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从专项检查、日常监督等实际情况出发,有所侧重、有所倾向开展谈心谈话1058人次,其中“一把手”和领导班子389人次。同时,率先实践调研谈话监督方法论,创新运用听一次汇报、谈三级干部、组一轮检查模式,做实发现问题、形成专报、集中反馈、限期整改的闭环流程,推动“关键少数”严肃履责。
三是以促改促治为新手段。运用“全周期管理”理念,全力开展医疗检验、水利工程等第一批促治促改场景试验。今年以来,组织案件情况通报会7次,开展以案促改座谈调研6次,向市纪委常委会汇报以案促改工作进展19次,制发纪检监察建议2份,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全领域清理整治、全方位健全机制,实现行业领域标本兼治。
2025年,派驻纪检监察组将紧扣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主题主线,坚守协助职责和监督专责,紧抓体系化、品牌化、数字化建设,建强派驻干部队伍,在抓常态中谋深入,在抓规范中求突破,一步一个脚印推动派驻监督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坚定更沉稳。